合同中的矛盾条款的处理方法是:协商、申请基层组织调解、诉讼等。合同应包含的条款有:主体身份信息;合同标的以及违约责任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合同内容是可以进行变更的。
一、
合同中的矛盾条款如何处理好
合同中的矛盾条款的处理为:
1.协议优先;
2.协商不成的申请基层组织进行调解;
3.调解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;
4.当事人有签订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,可以申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。
5.行为人也可以不申请调解,直接起诉或仲裁。法律其他规定等。
二、
合同应包含的条款
找法网提醒您,合同一般包含以下条款:
1.合同主体身份信息;
2.合同标的;
3.合同当事人权利和义务;
4.违约责任;
5.争议解决的方法等。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四百七十条规定,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,一般包括下列条款:
(一)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;
(二)标的;
(三)数量;
(四)质量;
(五)价款或者报酬;
(六)履行期限、地点和方式;
(七)违约责任;
(八)解决争议的方法。
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。
三、
合同的内容怎么变更
1.约定变更
当事人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,可以变更合同。
民法典规定:“当事人协商一致,可以变更合同。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、登记等手续的,依照其规定。”
2.法定变更
法律也规定了在特定条件下,当事人可以不必经过协商而变更合同。民法典规定:“在承运人将货物交付收货人之前,托运人可以要求承运人中止运输、返还货物、变更到达地或者将货物交给其他收货人,但应当赔偿承运人因此受到的损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