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小时电话

行政诉讼中的时效怎么理解出来呢(行政诉讼时效问题)

admin1周前485

行政诉讼中的时效是指行政相对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有效期。行政诉讼时效可以分为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。最长的诉讼时效是20年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经过了诉讼时效才起诉的,会丧失胜诉权。

一、

行政诉讼中的时效怎么理解出来

  行政诉讼时效是《行政诉讼法》中所规定的当事人的有效起诉期限,当事人超过此期限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,人民法院依法不予受理。根据《行政诉讼法》规定,行政诉讼的时效期限通常为六个月,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。

二、

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种类

  1.普通诉讼时效:

  (1)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6个月。

  (2)经复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15日。

  2.最长诉讼时效:将行政诉讼最长时效分为两种。

  (1)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,但未被告知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为1年。

  (2)行政相对人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,涉及不动产的为20年,其他的为5年。

三、

过了行政诉讼时效还能起诉吗

  找法网提醒您,行政诉讼时效过期后,当事人仍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,符合起诉条件的,法院仍然受理,但可能会败诉。

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》

  第四十五条 公民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,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,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。

  第四十六条 公民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,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。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jj.12364.com/jj/5f8606c5570bad3c.html

相关文章

在线咨询
手机:18580068282
电话咨询1
免费热线:18580068282
电话咨询2
免费热线:18580286655
关注微信
返回顶部